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3年12月17日 版次:A19 作者:
日前,家住威海的夏女士心脏血管大面积撕裂,受条件限制,在当地医院无法医治,被紧急转至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治疗。医院常驻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凤玮教授主刀为其实施了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术。手术异常复杂,病人由心脏向脑子供血的主要大血管大面积撕裂,且心脏 主动脉起始端还存降有血栓,手术不仅用人工血管替换了撕裂血管,还在降主动脉起始端安放了一个支架,彻底消除了病灶。病人术后恢复良好,远期康复效果更加看好。
激动过度诱发心脏病
据了解,病人夏女士平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一直都不当回事,而且她本人还很“好”打扑克,情绪容易激动。病发时,她刚好在家里打了一场扑克,这一激动,血压也上来了,就感到胸口剧烈疼痛、无法忍受。在家人的护送下,火速赶到当地一家医院就诊,做了CT检查后,被诊断为胸血管撕裂、心脏主动脉内膜破裂,出现了急性主动脉夹层,需要马上手术。
由于当地医院目前还无法开展这项手术,接诊医生在说明情况后,没有接收夏女士,让她马上转院。当时,夏女士监测的血压很高,达到了160、170,情况非常危险,血压控制不好,病情极有可能进一步发展。而且数据统计,大血管夹层患者在发病的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75%以上。
连夜为患者进行手术
时间就是生命。在得知青岛阜外医院技术成熟后,夏女士在家人的护送下,一路直奔医院而来。来到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后,主治医生刘晓君首先对夏女士进行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将其血压控制好,待病情稳定后,常驻专家凤玮教授连夜加急为其做了心脏外科手术。
大血管夹层手术最大的风险是术中极有可能出现大出血,病人下不了台。另外,夏女士在手术中有半个小时,需要将体温降至18度,病人是在深低温、血液停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手术,这时只能采用选择性地脑灌注来确保大脑供血,这又平添了患者脑并发症的风险。
从晚上22:00夏女士被推进手术室,到第二天凌晨5:00结束手术。夏女士的家人一直守候在手术室门外,整整等了8个小时。他们一直担心自己的亲人会下不了台,当看到夏女士被转至重症监护室观察后,一家人总算舒了一口气。
术后一天便能下地走路
在随后的几天里,夏女士恢复得特别快。由于手术做得好、护理周到细致,夏女士术后渗血少,语言交流正常,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地走动,三天后被转至普通病房。一直陪护在夏女士身边的妹妹说,“我们就是奔着阜外的品牌来的,幸亏来得及时,二姐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专家提醒,保持情绪平和,防止大喜大悲,做好体检,预防恶性心血管疾病的突发。
本报记者 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