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三天升至日票房榜第三位 125位画师解密大师生前故事位画师解密大师生前故事
致敬梵高致敬梵高 画中解谜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7年12月12日 版次:A08 作者:

用梵高画中的人物,解开梵高的死因。
  昨日,上周末票房出炉,英语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上映首周末三天收获2871万元。该片上周五首映日票房收获710万元,仅排在当天票房榜的第五位。但《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凭借高口碑加持(豆瓣评分8.7),第二天票房上涨近30%,超过千万。10日,影片票房再次超过千万,并且票房榜位次上升至第三位,仅次于《寻梦环游记》和《帕丁顿熊2》。
  该片以邮递员儿子作为主角,设计以他替梵高送信的情节贯穿影片。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获得今年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电影奖,接下来还将参加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角逐。

  /故事背景/ 
  梵高经常给弟弟写信 
  邮递员成为重要朋友
  影片未以梵高本人视角出发,而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肖像为基础,开始一场探寻梵高死亡之谜的悬疑旅程。
  片子当中的电影人物均来自于梵高的画作,通过他们的视角和语言,神奇的组合中解出“梵高之死”的谜团。
  独居的梵高,除了画画,另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就是写信,尤其是写信给自己的弟弟,弟弟不但一直是梵高的精神后盾,也一直是他的经济后盾。
  由于梵高经常写信的缘故,邮递员成为梵高生命最后几年唯一的朋友。
  所以整个故事就由邮递员之子、年轻人阿尔芒进行穿针引线。

  /制作诚意/
  125位画师历时7年
  留下65000张画作

  共有125位画师参与其中,最终在影片中呈现了853幅绘于画布上的油画。
  为了更加生动自然地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和动作,每幅画布油画又被重新绘制了76次,总计约65000张画作。
  100多位顶级艺术家在同一个7年做着同一件事,这个时间也几乎就是梵高从初学画画到成为大师的时间,因此,这部作品本身也是对大师精神世界的探寻和向大师致敬的诚意之作。
  如果做商业的评估,用这么长的时间,选定一个自杀的疯子画家生平为题材,付费请一百多位顶尖艺术家,去完成流水线工人才能达到的巨大产量,是不可能赚钱的,在商业社会去做这件事,本身就很疯狂,仅凭这份疯狂到失去理性的诚意和敬意,去影院看这部电影也是值得的。

  /影片色调/
  尊重梵高的喜爱
  以黄色蓝色为主

  这部电影的色彩,尊重了梵高的色彩喜爱,尤其以黄色和蓝色为主基调,电影中有大量激烈深沉的黄蓝对比。这部电影对于喜欢梵高色彩的朋友来说,一定会觉得是一次盛宴。
  尤其本片选中主角为邮递员儿子,就是因为他在梵高油画里面服装的色彩是黄色,这个角色本身就将本片的基调确定为金黄色,这个颜色既是梵高的最爱,也是秋天麦田的颜色。

  /剧情解谜/ 
  通过片中人之口 
  证实的确是自杀
  这部电影里面,从一开始就释放了一个又一个梵高自杀动机的迷雾,最终在结尾,通过加歇医生和他女儿的口,证实梵高的确是自杀。
  其实,梵高是不是自杀,也是一百多年来艺术界、梵高研究者一直喋喋不休争议和渴望深度挖掘的部分。尽管本片的基调确定梵高为自杀,但是,也没有在电影中就展示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为,当年他去世的时候,的确没有目击证人。而且,有关于他可能是被小流氓杀害,以及各种他杀传言,至今也从未间断过。这部电影的导演其实最希望大家关注的部分,就像加歇医生女儿所说的:你那么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你知道他是怎样活的吗?当我们了解了这位艺术家活着的痛苦和执著,以及他和弟弟那份旷世挚爱的情感,就足够了。
  这部电影中,以梵高最后生活过的两个小镇阿尔勒、奥维尔为主要背景,讲述了梵高的生命故事,这也是让大众了解艺术家人生细节、思想、情感、个性的绝佳机会。如果说,你去博物馆看到的是艺术,那么这部电影,你看到的是大师。
  只欣赏大师的油画,我们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对他如此的热爱、追随和崇拜,而了解了梵高这段生命的故事后,相信很多人会懂,艺术家有两种,一种是以艺术为生,另一种他的人生就是艺术,而梵高就是后者,这也是最高境界的艺术家。
  我们可以通过一部电影,懂得了最高境界的艺术家是怎样的,为这个意义去看这部电影也是值得。
  这样的电影,必须用情感用心灵去看,不追求跌宕起伏的情节,不追求现代科技和特技,不追求商业性、时效性、民族性、娱乐性,不抱着看了就有了小资情调和朋友圈谈资的目的,才会觉得这部电影好看。
  本片特意规避了好几张大众最熟悉的代表作,也没有正面和突出表现《向日葵》,就是放弃讨好大众,做一部只为心灵服务的电影。
  据《法制晚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