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3年12月17日 版次:A02 作者:

中共青岛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举行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李群讲话审议通过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的行动纲要》
        本报讯  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2月16日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市委委员51人,市委候补委员8人。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讲话。
        全委会认真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公报精神,分组讨论并审议通过了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的行动纲要》,对全市学习贯彻作出部署。
        全委会一致认为,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视察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对山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山东人民的亲切关怀,令人鼓舞,使人振奋。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期望要求和发展定位,自觉把青岛发展放在全省、全国大局中思考和推进。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关键问题,深刻理解重要讲话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落到实处,把青岛各项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思想、观点和要求,尽心竭力地做好“11·22”事故的善后和安全生产工作。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更加自觉地弘扬优良传统,贯彻八项规定,不断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突出“真转、快调、深改、实干”
        全委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实践上,努力开创青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在总体把握上,要突出“真转、快调、深改、实干”四个关键方面。
        全委会要求,要全面准确抓落实。一是把握精神实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决定》原文,准确领会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要用好各种宣传资源、宣传手段,不断扩大全会精神学习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及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改革方向、原则、路径、重点任务等方面形成共识,调动起各个方面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二是统筹推进改革。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对接顶层设计、推进基层探索,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三是下决心抓好落实。目前市委正牵头起草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将拿出一批具有突破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革举措,明确全市改革的时间表、线路图。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实施细则,切实抓好落实,确保把每一项改革举措、每一个改革环节真正落到实处。
加快“腾笼换鸟”优化结构布局
        全委会要求,要全力转调创。一是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坚持把蓝色引领作为主导战略,培育一批海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继续打造“一谷两区”三大平台,抢占蓝色经济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十条千亿级产业链、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现代农业十大工程。抓住新一轮金融改革的机遇,围绕打造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优化金融生态,尽快把青岛建设成为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在调整中形成新的产业和新的竞争力。二是加快“腾笼换鸟”步伐。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实施功能区集中集约发展战略,引导产业向功能区和产业链集聚。大力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做好“加减法”,实现空间资源与产业布局“双转换、双提升”。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使创新要素更为密集、融合更为紧密、成果转化更为快捷。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筑巢引凤”、“孵化育成”和“选苗壮大”的全过程,形成无障碍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大力培植科技创新型企业在青岛发展。四是增创开放新优势。以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为努力方向,大力实施“五大行动计划”,推动传统对外贸易向现代国际贸易转变。要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建立现代招商引资促进机制,并通过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来扩大出口,不断提升全市开放型经济水平。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全委会要求,要走好青岛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一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专业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以绿色安全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建设“蓝色粮仓”,着力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和优良海水苗种选育工程,大力发展健康生态渔业,突破发展远洋渔业,提升现代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三是积极推进涉农改革。围绕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以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为着力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担保融资工作,努力破解农民融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围绕城市空间战略布局,建立完善城镇体系,强化产城联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城乡公共服务统筹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培育有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
        全委会要求,要推进文化青岛建设。一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和善、积极向上的道德内涵,深入开展“四德”建设示范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微尘”、“红飘带”精神。二是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四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要培育有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转变文化产品生产方式,促进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建筑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新兴产业,推动文化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使更多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对重点行业全天候安全监控
        全委会要求,要下大气力抓好安全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四不两直”工作法,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实行全天候、不间断的安全监控,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风险和隐患。要建立安全发展长效机制。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行最严格的安全审批,提高城市保障公共安全能力。牢牢把握生态导向,以提高环境承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