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斋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编辑手记
◎刘克东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21年01月22日 版次:A08 作者:

缘起:出版的使命和主题出版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加强广大青少年党史知识、革命精神等教育,可以使他们全面了解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培养和增进对党的感情、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为祖国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刻苦读书、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进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是一个对青少年加强党史教育的重要契机。而对青少年加强党史教育,关键是要有适合他们阅读兴趣的党史读物。为了便于全国的青少年学习、了解党的历史,我们计划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庆之际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一套党史通俗读物。

  策划:确定合适的作者和出版思路

  策划出版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党史读物已在少儿出版分社总编辑谢蔚和首席编辑梁唯心中酝酿了很长时间。选题萌芽阶段,我们一直在物色合适的作者。后来,我在《百家讲坛》看到《党史故事100讲》栏目,这种故事化的讲述方式与我们的出版设想有相通之处,于是就通过集团领导牵线搭桥,联系到了栏目的主讲人邵维正教授。我把选题思路和设想通过电话与邵教授作了沟通,邵教授表示他近年来也在做一些党史通俗化的努力和尝试,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收效,这个项目可以尝试。我把初步沟通情况汇报给谢蔚总编辑,她表示要将出版方案进一步细化,然后去北京与邵教授面谈。不久,梁唯带领我和另一位同事到北京拜访邵教授。邵教授对丛书编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指出可以围绕“中华民族是怎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这一主线统筹全书,要进行体例创新,打破图书常规的章节目编写形式,写作风格要符合青少年的接受能力和阅读习惯等。这次会面,我们同行三人异常欣喜:终于为《写给青少年的党史》找到了合适的作者。邵教授是国内著名党史专家,专业技术一级教授。编写团队中的其他三位都是邵教授的高徒:刘晓宝是国防大学教授,李步前是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张艳萍是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副教授。他们在党史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由这些学术骨干组成的编写队伍,可以保证丛书内容权威、观点正确、史实准确。
  接下来,我们又与邵教授进行了多次沟通,进一步优化了出版方案,从内容选择到装帧形式都进行了更加明晰的定位。
  内容选择:适当取舍,合理安排。编委会成员和编辑团队一致认为:给青少年编写的党史读物,要充分考虑青少年自身的特点,要注重内容的选择。一方面,不求面面俱到,要在保持党史脉络清晰的前提下,突出重点、难点、热点、亮点,以问题为线索串联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同时要注重细节,因为历史事件本身比论述更具说服力;另一方面,考虑到青少年读者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内容取舍要适当,合理安排详略和侧重点,整体上要打造一套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有态度、多角度的党史学习教育读本。
  语言风格:浅显生动,通俗易懂。在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努力贴近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接受能力,尽量避免空泛说教,力求以生动形象的党史故事作为切入点,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讲清来龙去脉,剖析前因后果,引发思考共鸣。
  栏目设置多元,注重以史育人。每个问题后设有“名言金句”“读党史长智慧”栏目,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主要内容和精髓启示,引发思考,从中受益。
  编撰形式:图文并茂。为更好地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拟采用油画和历史图片结合的呈现方式,辅之详细的图解文字,以期更形象、直观地向青少年展现历史场景。后来,我们在邵教授的引荐下从中国美术馆购买了19幅重大主题油画的使用权,并从新华社和视觉中国购买了100多张历史图片的使用权。

  编校:精心编校,以“匠心”打造质
  量过硬的党史读物

  确定好书稿的编写思路后,谢蔚总编辑又带着我们3人进京与邵教授签订了出版合约。从合约签订到图书最后出版,历时两年零两个月。合同签订后,我们与作者反复打磨样张,就文字表述方式、内容详略等问题反复讨论,力求使书稿达到我们的出版设想。在作者团队的辛勤努力下,书稿陆续交到出版社。在接到书稿后,谢蔚总编辑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谢蔚负责整体协调,梁唯负责二审,抽调了分社6名骨干编辑担任责任编辑,我担任第一本的责任编辑并负责具体的统筹工作。
  党史属于重大选题备案及专题报批内容,我们按照要求进行了重大选题备案,同时申报了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因为党史题材本身的严肃性,而且又是写给青少年的,所以项目团队从一开始就对书稿编校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为保证史实准确无误,我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认真核对;核查了书中的每一处引文出处;修改了书稿中一些表述不规范、不准确、不统一的地方。用力最深的是书稿文字方面的编校,包括字词、语句、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等。其中有两本书稿的部分内容可读性欠缺一些,我们又与作者反复沟通,对书稿中的一些内容作了替换、补充。为了使图注文字内容更加丰富,与内文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增强图书内容的丰富性和可读性,我们对图注文字再三斟酌,务求准确无误而又信息丰富。最后,每一册书稿都达十几个校次,责任编辑编校了五六遍,二审每本审读了两遍,每册的作者审读了两遍,最后我们又请我社党史读物出版方面的专家李忠东总编辑审校了两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丛书出版以来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很多党史专家对这套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史学会会长、《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称“建党百年前夕隆重推出的《写给青少年的党史》丛书,立意高远,特色鲜明,是党史普及教育的成功尝试”。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张启华指出:“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精选新时代青少年关注的60个重点、难点、热点、疑点、亮点问题,以鲜活语言、创新方式叙事明理,开辟出向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的新路径。”两年来,作者和编辑团队的辛勤付出收获满满的回报。这套书成功入选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无论是编写体例、内容选择、写作风格,还是栏目设置、装帧形式,这套书都在党史通俗化、大众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正可为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献上一份生日礼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