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20年01月06日 版次:A08 作者:
青岛的十梅庵,是目前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梅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梅花之乡”。这里的梅花比江南要开得晚些,一般在春节过后,是花开的鼎盛期,也是赏梅的最佳时段。
每到这时,到此赏梅的人群络绎不绝。赏梅者,有的身背摄、照像机,是为了捕捉那“犹有花枝俏”的风姿和人花相拥的美丽瞬间;有的则驻足细观,沉思悠悠,在品梅的意味和风骨。当然,也有背着画板的写生者和观梅是为咏梅作一点功课者。不过,自古以来,画梅咏梅者,不仅在赏梅外在的美,更在品其内在的傲和骨。
显然,人们喜欢梅花,不只是因为她有“香自苦寒来”的风骨、“她在丛中笑”的怡然,更有“清姿瘦影立悬崖,幽香润万家”的情怀。清姿,是她的颜值;清纯,是她的品格;清香,是她的韵味。赏梅,得其真味真韵,一个清字贯穿其间,这是她形象的真实写照,是她灵魂溢出的芬芳。
这使我想起早已过世的奶奶,身着自织染黑棉布中式袄的神情,淡雅素净,举手投足透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含蓄美。她一生过着并不富足的生活,却从来不贪图外来之财,并以己之微薄之力接济邻里一时遇困者。她以清高的行为树起乡舍善良、勤劳和吃亏的形象。借美喻人,奶奶不就是文人墨客赞喻的那朵墨梅吗?
崇清尚洁,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追求,梅花则承继了这美好寓意。元代画家诗人王冕在《墨梅》里写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表白自己的气节,活得冰清玉洁,为后人树立了道德标杆。在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中,不要别人如何夸我们怎么好,只要我们能够给百姓带来福祉、让我们的国家富强,就是我们的初心。
清正廉洁,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映现出无数楷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革命烈士方士敏一生清贫,被捕时敌人竟为在这样一位共产党的“大官”身上搜不到一枚铜板而感到惊诧;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党的好干部杨善洲,他们都把自身的清洁印在自己的骨子里,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民、献给青山绿水。
“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在大浪淘沙中,少数人却经不住“清廉”给自己带来的束缚和寂寞,在“权、贪、占、色”上仍不收手,最终落得了像被冻死的苍蝇一样的可悲下场。
故此,我们在观赏梅花时,应将她那清姿韵味记住,感悟我们的人生,并能像她那样“唤醒百花,香飘云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