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慈朱维平教授荣获“国医杰出精英奖”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7年11月07日 版次:A11 作者:

10月27日,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召开会议对“国医杰出贡献奖”“国医杰出精英奖”获奖医师进行表彰,学会经过层层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国医杰出贡献奖”获奖医师6名、“国医杰出精英奖”获奖医师15名。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风湿病科朱维平教授获得“国医杰出精英奖”,是青岛市唯一获得此奖项的中医医师。
  朱维平,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副院长,国家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青岛市知名中医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市中医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委员,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委员。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免疫性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性关节炎、白塞氏病、银屑病、白癜风等以及免疫性肝病的中医治疗取得的显著成绩,成为岛城风湿免疫病界的佼佼者。可谓德医双馨,精研业务,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对病人关怀备至,以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的敬业精神、系统的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良好疗效,赢得众多患者朋友们的青睐,在病员朋友中树立较高的群众威信,全省各地的病人都慕名前来求医问药。

  痴迷中医得门入
  博学众家悟新知

  朱维平多年来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对中医药学的学习与钻研。不断地在干中学、学中干,汲古出新。期间,他涉足过多门学科,不同类别的科室有着对疾病不同的理解与辨识,曾经在中医内科、中医外科、肿瘤科等不同科室工作,让他深深地感觉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也更加坚定了他对中医药学的深入研究。本着“多读书,勤临证,善思考”的原则,1999年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山东省中医风湿名家周翠英老师,勤求古训,博采众家,秉承师教,融合临床,并获博士学位。在老师的教诲下,结合自己对青岛地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深入调研与理解,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诊疗思路,提出了“从肝论治痛风”的创新观点,并研制出“六味痛风饮”。基于此,朱维平百尺竿头更上一层,再拜国医大师孙光荣为师,进行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诊治能力的学习与深造。由于他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成果,广受业界和市卫生机构的认可,2017年4月荣获青岛市首届“传统医学达人”光荣称号。朱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免疫性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性关节炎、白塞氏病、银屑病、白癜风等以及免疫性肝病的中医治疗取得的显著成绩。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点专项课题和省市级课题10余项,获奖课题4项,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并担任4部专著的主编、副主编等。坚持耕耘,博采众家,融汇新知,在涉猎潜心于风湿病的临床与研究,针对青岛地区痛风病多发的地域特点,他在对痛风病的治疗中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和治疗效果,并研制出“六味痛风饮”经验方剂,由于药效显著而广受业界称誉并得到了众多与患者的认可。已临床治疗3000余人次,急性期疼痛24小时的缓解率达到75%,防止关节炎的一年内再发率达90%,针对高尿酸血症治疗的有效率达65%。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德医双馨,精研业务,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对病人关怀备至,以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的敬业精神、系统的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良好疗效,赢得众多患者朋友们的青睐,在病员朋友中树立较高的群众威信,全省各地的病人都慕名前来求医问药。

  尊师重道崇祖训
  扎根杏林献爱心

  立志于把中医药事业当成终生职业的朱维平,不仅从恩师身上获得了学问,也从他们的身上捕捉到了最值得人们称道的“医德”。临床工作中,他非常善于观察那些受患者爱戴的老前辈的一言一行。在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中医的身上,他发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细节:他们的善良、谦和、微笑、尊重与严谨,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他向这些可敬的医界老人们学习。从医几十年来,每逢自己的门诊日,他总是很注重自己的仪表,以庄重、整洁、文雅、自信示人,让患者如沐春风,如近亲人,也让他们感受到为自己诊疗的医生是一位精神饱满、谦和可信的医生,帮助他们首先在精神上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多年的临床实践,以及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让朱维平明白了一个道理,医道固然重要,但是一个高明的医生把精神层面给予病人的力量看得更为重要。他们深谙此道,医生通过形体、语言、微笑所给予病人的心理暗示,往往会对病人战胜疾病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朱维平凭借着他的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悟性,他对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的一些常见病的治疗经验丰富。而对一些疑难症,他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前辈们和同道的指点,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朱维平医生从医几十年来即致力于中医药知识海洋里的拼搏与学习,也从事着中医医院的业务管理。在别人看来是金光闪闪,然而其中甘辛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不劳而获,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有的也许只是基于自己平素对于中医药学的矢志不辍和对专业的准确定位。像自己的亲导师以及许多的病人那样,希望他有更多的时间看病,专心致志地当一名好医生。为此他感谢那些给予他机会让他验证自己学识的病人,是他们的信任让他有机会一次次更新、充实、提升自己对于中医药学知识的储备,在漫长的行医路上成就了自己;也是那些给予自己信任的病人,让他时时刻刻感到自己为人们所需要,一刻也不能懈怠地攀越中医药学路上的更高山峰;更是那些病人期盼信赖的眼神,让他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为了解除他们的病痛应不懈努力,终生不止。与此同时,对中医事业的挚爱,也让他更多的艰辛与努力,在管理与学业同步投入,承担重任,迎接新的挑战。记者 陈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