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周拉开帷幕
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日至11日举行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7年11月07日 版次:A02 作者:

三大看点引人注目

  综合新华社电2017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6日在越南中部城市岘港拉开帷幕。作为会议周最受瞩目的活动,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日至11日举行。本次大会以“打造全新动力,开创共享未来”为主题,将主要推动四个方面取得合作成果,包括可持续创新和包容性增长、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数字时代中小微型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以及促进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
  分析人士指出,如何促进互联互通建设,如何维护亚太开放大方向以及如何为2020年后亚太合作发展擘画新愿景,是本次会议的三大看点。

  看点一:大力推动互联互通

  自2013年APEC巴厘岛会议上中方提出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以来,互联互通发展已经成为APEC成员的广泛共识。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表示,近年来,随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势的变化,APEC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尤其是自2014年APEC北京会议以来,全方位互联互通成为APEC合作的热点领域,进一步深化了APEC和“一带一路”倡议在合作领域方面的相关性,二者在很多领域可以实现相辅相成的联动效应。
  对于今年的APEC会议,中方表示将努力推动从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APEC辅助产业、服务业四个方面进一步促进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互联互通建设。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3日表示,今年APEC会议有望取得以下经贸成果:一是全方位推动贸易畅通,批准《APEC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框架》,制订《APEC供应链互联互通行动计划监督框架》,提出APEC辅助产业倡议,全面推进服务业合作。二是进一步落实北京会议成果,继续推动亚太自贸区发展,推动全球价值链合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深化电子口岸和绿色供应链合作。三是发出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信号。
  越南副外长、2017年APEC越南国家委员会副主席裴青山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APEC目前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培养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强亚太地区一体化和互联互通。相信APEC成员领导人能够在今年的会议上分享战略性措施,为地区增长和互联互通创造新动力。

  看点二:全力维护开放方向

  过去20多年中,APEC在推进市场开放、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领域取得诸多成就。然而,当前全球经济贸易不稳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机制发展面临挑战。
  “我期待APEC各成员在本次会议上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使亚太地区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健康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引擎作用,同时也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刘晨阳说。
  在APEC利马会议上,中方明确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封闭和排他性安排不是正确选择,强调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用行动向世界宣示,亚太对经济全球化决心不变、信心不减。
  分析人士指出,亚太区域的贸易总量和经济总量占全球半壁江山,亚太能否维护好开放发展的大方向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各方期待此次APEC会议能够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发出更加积极的信号,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贸易体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看点三:规划“后2020愿景”

  1994年,APEC成员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茂物确立了发达经济体成员、发展中经济体成员分别在2010年、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茂物目标”。刘晨阳指出,目前APEC正处于推进实现茂物目标的冲刺节点,并亟需针对“后茂物时代”的亚太区域合作进程做出新的规划。
  裴青山表示,2020年是实现“茂物目标”截止日期,在此背景下,希望APEC成员能够在此次领导人会议周上交流2020年后APEC  的发展建议,为打造APEC的未来提供指导意见。
  今年5月举行的APEC第23届贸易部长会议将“后2020愿景”提上日程。中方在会议中提出了树立“共商、共建、共享”区域合作的新理念和实现全面高质量的亚太自贸区、构建全方位贸易互联互通、打造更具包容性的亚太全球价值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源泉等主张。
  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艾伦·博拉尔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APEC内部就有不少区域贸易协定安排,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些计划向不同方向发展,而是希望它们未来走向一体化。我们希望各方在岘港会议上就如何推进实现亚太自贸区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比如亚太自贸区的具体内容、时间表以及实现路径。

  >>新闻背景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渐成潮流。随着亚洲地区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霍克于1989年1月提议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成立。
  199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首都汉城(现称首尔)举行并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立了这一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即“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亚太经合组织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方式。所作决定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会议成果文件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各成员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有责任尽力予以实施。
  亚太经合组织拥有包括5个层次的运作机制,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工作组,此外还设有秘书处,为各级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其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迄今已举行24次。
  目前,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分别为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亚太经合组织还有3个观察员,分别是东盟秘书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和太平洋岛国论坛。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