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7年09月26日 版次:A04 作者:
本报讯(记者 李倚慰)日前,记者从黄海水产研究所获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东海水产研究所两艘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开工建造。
调查船计划2018年5月下水,2018年12月交船。两船建成后可满足无限航区和南北两极(除冰区以外)海域的航行要求,技术水平和调查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两艘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是全国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船的开工标志着三大海区(黄海、东海、南海)均有了1000吨级以上专业的海洋渔业调查船,我国对外海的科研探索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摸清家底”发展海洋渔业
“十三五”期间,国家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海洋渔业是重点,因此利用专业的科学调查船“摸清家底”十分必要。遏制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是当前摆在渔业管理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迫切需要利用调查船定期开展渔业资源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估,准确掌握海区渔业资源现状和数据,从而为不断完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探索资源养护途径、提升渔业监管和服务保障能力提供基本的科学数据支撑,这也是“海洋强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体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两艘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是“农业现代化标志性工程”之一,是“渔业航母”,今后要在重大科研调查任务中发挥作用,研究海洋渔业资源数据体系,摸清资源底数,为科学制订渔业发展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高效完成渔业资源调查
这两艘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建设是农业部迄今投资最多、吨位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科学调查船,船舶为双层连续甲板、长首楼、尾滑道、垂直球首船型,全景式驾驶室、方尾、单机、单导管调距螺旋桨(CPP)、单襟翼舵,配备了首/尾侧推、方龙骨、舭龙骨及可控式被动减摇水舱、动力定位及综合导航定位系统,操纵灵活,适航性和耐波性较好。该船具有国际先进的海洋渔业探捕、渔业资源调查、渔业环境生物调查、海洋理化分析、声像评估与遥感等五大科学调查系统;配备了国际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绞纲机、卷网机、自动拖网控制系统、电动变频CTD 绞车、专用收放装置等甲板机械操控装备,可开展底层拖网、变水层拖网、延绳钓、鱿鱼钓等4种探捕作业方式,能够高效完成海洋渔业资源及环境调查并确保科学调查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是全国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我国海洋科技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保障。调查船的开工建设对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贯彻海洋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